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52章(1 / 2)

而百姓更是不懂。

这便是处在那个时代,上至皇帝,下至百姓,他们思维的局限性。

很快,这个问题就被嬴政抛之脑后,他是国家的统治者,自然不会向往什么公天下,他要天下在他赢政一人的手中。

“天幕倒有一件事说得不错,既然朕想让长城修筑,既然这确实利于百姓,倒确实应该派遣一些人将其中利弊广而告之。”

嬴政心里暗暗道:只不过是让下属多费些口舌,若能使朕的命令准确无误地施行,何乐而不为呢!

李斯自然能从这话中领略到皇帝的意思,他拱手恭敬道:“陛下说得正是。”

【除了公关不到位,修筑长城的方方面面,大秦做得也不好。

“功在千秋”是功在千秋,没错。但百姓最多只能活个几十年,这千秋的福气可到不了他们身上,因修筑长城而累死、病死的人甚至都不曾体会到长城给他们防御匈奴的作用,而这些人他们就活该被牺牲吗?

当然不!长城要修,大秦的这个战略方向是没有问题的。但具体要怎么修是个大问题。

首先,我们前面说过了修筑长城算得上是秦朝灭亡的一个原因,为什么呢?

因为大秦没有在修筑长城和治理国家的内政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。

攘外必先安内,大秦在修筑长城上,不应该是不顾国内生产力地修,不应该将这个工程疯狂地压缩工期,一个劲儿地修,不顾老百姓的死活那般夜以继日地修。

前面说过修筑长城的徭役来自军队、罪犯、无收入的百姓、以及被征召的青壮年,我们摒除掉那些犯了死刑的罪犯,其他人呢?

他们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,如果真的能做到像大秦的律令规定的那般,修筑长城是有工钱的,而且这个工钱是值得这些人背井离乡得来到北方修筑长城的。

你不能把人家大老远、背井离乡征召过来干苦力,还不给人家工钱是吧?这方面要落实,认真地落实到百姓身上,确保这些钱真的到了百姓的手中。】

天幕下的百姓:!!

给钱?对!给钱!

咸阳宫,嬴政若有似无地点点头道:“按照大秦的律令,给工钱是应当的。朕并不反对,若真要反对,大秦的律令便不会有此一条。只是大秦的官吏确实应该查一查,看看是否有其下瞒上之人。”

李斯恭声应是。

将这简单的工钱之事说完,嬴政这才开始细细思索天幕所将的“修筑长城是大秦灭亡的一个原因”。

“李斯,按天幕所说,这大秦最后是将长城修筑完成的,也说发挥了作用,那大秦还是亡于胡人吗?”

“亡秦着胡也~亡秦必胡”……

嬴政百思不得其解,这前后实在过于矛盾。

李斯皱眉道:“陛下,这天幕说,大秦未在修筑长城和治理内政上取得平衡点……”

“是大秦内乱爆发!”扶苏低垂着眼帘沉声道。

嬴政、李斯顿时看向扶苏,扶苏沉默片刻,才道:“父皇,儿子猜想,正是因修长城,百姓不知为何修筑长城,只看到大秦的暴政,这暴政激起了百姓压抑已久的不满,造成大秦的内乱爆发。这才是大秦灭亡的一个原因。”

扶苏这么一说,嬴政脸色一沉!

因为他猛然意识到,若是由长城激起内政爆发,那么他嬴政在位,怎么可能压不下内乱,那很有可能便是当时的内乱时,他已经不在了。

天幕说修筑长城是在公元前214年,那么,他必然是在公元前214年之后去世。

长城究竟修到第几年的时候,内乱爆发,他嬴政大约是在公元前214年到内乱爆发之间去世的,更甚至,嬴政猜想或许就是因为他的去世,由长城激起的内乱才终于彻底爆发。

嬴政并没有将猜测的说出来,只是肉眼可见的,他脸色越发沉重。

【最重要的工钱要给,其次官方政府在修筑长城时得要有合理的管理。

比如,每个人一天干多长时间的活,可不能让百姓夜以继日地干活,是吧?

人得休息啊!休息好了,才能继续干活啊!

不给人休息,精力不行,干活的效率就越差,工程就越长,官吏见效率不高,就越逼迫百姓干活,百姓越干活,精力越差,效率就越低……这不是恶性循环吗?是吧?

所以,要休息!要放假!干活要松弛有度!】

百姓:是是是!!(疯狂点头。)

嬴政嘴角微抽,“休沐?行!”

他看了一眼,李斯意会,这一条要写到“修筑长城”的律令里,规定好每天劳作时间,规定好休沐时间。

【还有,万一百姓在修筑的过程中生病、或者因修筑长城造成工伤,国家是不是得给他们治病?是不是得赔偿!要有补贴,对不对?

这肯定的啊!

所以关于工伤这方面也是要落实到底的,一旦有人中途受伤、甚至去世,这笔补偿的钱必须落实到伤患的手中,或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耽美小说